现场勘查
全面检查基层路面平整度、干燥度及清洁度
材料准备
确保所有材料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按比例配制
安全措施
设置安全警示标志,配备交通管理员和必要设施
基层处理
清理表面灰尘、油污及松散颗粒,确保完全干燥
一、施工准备阶段
现场勘查与设计确认
施工前,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勘查,包括检查基层路面是否平整、干燥、无油污、无灰尘等。同时,根据设计文件确认施工方案,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符合要求。
材料准备
确保所有材料(如彩色陶瓷颗粒、粘结剂、底漆等)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,并按比例配制好。例如,彩色陶瓷颗粒粒径可根据使用场景选择1-3mm或2-4mm,以满足不同路面的功能需求。
安全措施
设置安全警示标志,配备交通管理员和必要的安全设施(如交通锥、护栏),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。
基层处理
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,需确保其养护时间达到规定要求(通常为一个月以上),并清理表面灰尘、油污及松散颗粒。对于沥青路面,需确保其完全干燥且无破损。
二、施工步骤
1. 路面清洁
使用扫把、吸尘器或吹风机彻底清除路面灰尘、泥沙和油污,确保施工面干净无杂质。必要时可涂布专用底漆以增强粘结性能。
2. 底涂施工
根据基层类型选择合适的底涂材料(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)。底涂需均匀涂刷,确保无漏涂现象,并待其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。
3. 铺设基础层
在底涂完全干燥后,铺设基础层材料(如聚合物改性沥青或环氧树脂)。基础层需平整、无气泡,并确保厚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4. 撒布彩色陶瓷颗粒
将彩色陶瓷颗粒均匀撒布在基础层表面,确保颗粒完全覆盖基础层。撒布过程中需注意颗粒分布均匀,避免出现露点现象。
5. 收集多余颗粒
在撒布完成后,使用铁锨、吹风机等工具回收未粘结的多余颗粒,确保施工面整洁。
6. 固化与压实
使用压路机对撒布后的路面进行轻微压实,使彩色陶瓷颗粒牢固粘结于基础层表面。同时,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控制固化时间,一般需等待4-5小时。
7. 涂刷中涂层与面涂层
在基础层完全固化后,涂刷中涂层和面涂层以增强耐磨性和防滑性能。涂层需均匀涂抹,厚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8. 开放交通
完成所有涂层固化后,方可开放交通。此时应禁止行人和车辆通行,直至完全固化。
三、施工注意事项
天气条件
施工宜在晴朗天气下进行,避免雨天或潮湿环境施工,以免影响粘结强度和使用寿命。
施工温度控制
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℃以上,避免低温环境下胶粘剂固化不良。
施工质量控制
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胶粘剂与彩色陶瓷颗粒的比例,确保涂层厚度均匀、无明显缺陷。
成品保护
路面施工完成后,需采取措施防止行人或车辆破坏,并定期维护清理表面杂物。
四、施工完成后的维护
定期检查与清理
每隔3-6个月对路面进行检查,清理脱落的颗粒和表面杂物,以延长使用寿命。
特殊天气应对
冬季应及时清除积雪,避免使用机械撒砂或灰渣,以免破坏路面结构。
周期性翻新
每2-3年对路面进行翻新处理,包括铲除松散颗粒、清洗路面并重新撒布彩色陶瓷颗粒。